首页 >  理论国学  >  历史文献  >

茶的来源和历史?

时间:2022-10-20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世界公认的饮茶就是中国首创,而在中国根据陆羽《茶经》中的记载:“茶之为饮,发乎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而根据相关历史文献记载,中国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开始了有关对茶叶的探索,只是在秦时代茶更多的是王公贵族的专属,没有得到更好的传播。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开始在中国盛行。佛法大师在探讨、悟佛理时要心境平和,没有杂念,而茶恰好有提神醒脑的功效,使人内心更加的通透明澈,饮茶开始在佛家流行。只是相对于魏晋南北朝的动乱局势,连绵不断的战争,民不聊生,生存尚是问题,亦不会拿出更多的时间去研究茶叶。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中,唐朝占有绝对的一席之地。唐朝国泰民安,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大幅的提升,茶叶开始逐渐地走向社会大众。在这一过程中,有一批文人骚客、儒家大士开始深入的研究茶叶,其中尤以陆羽为主,陆羽所著的《茶经》更是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专著,被后人誉为茶叶的百科全书,茶文化的核心内容茶道也在这一时期诞生。在唐朝这一时期,就初步形成了内容多样,内涵丰富的茶文化机制。


在南宋,茶文化发展到一个高潮时期,民间就出现了的专业品茶社团,宫廷也设立了专门的茶事机关,皇帝用赐茶来笼络王公大臣;在民间,也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茶,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要“合茶”。民间一时斗茶风起。日本现盛行的茶道,也是由南宋时期漂洋过海传播而去。宋朝过后,茶文化开始没落,明太祖朱元璋撤销北苑贡茶苑,不再设皇家茶园,散茶正式形成,散茶真正的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人们喝茶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过却已经没有盛唐、南宋时期的全盛状态。在17世纪,西方列强用枪炮叩开中国的大门,中国的茶文化也随之传入到西方国家,并逐渐的在世界流行。


新中国成立后,茶文化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文化机制,融入了更加丰富的理念。加强了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结合,形成了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机制,茶歌艺术、茶乐艺术也应运而生,使得茶文化更加的符合我国的社会实情。

最早记载茶叶作为日常饮品的文献?

历史中最早记录茶叶的书籍!最先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据《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可见,神农氏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发现和利用茶的第一人。茶叶为世界三大饮料(另两种为咖啡,可可)之“圣品”,享有“东方恩物”、“绿色金子”的美誉。举世公认中国是茶的发源地。

茶叶有很多被人们发现的茶叶之最,比如最大的野生茶树、最早的茶经、最早的咏茶诗、最早的茶话等。

最大的野生茶树云南省勐海县境内的一棵茶树,高32米多,主干粗3米,树龄约1700年,被称为世界茶树之最。

最早的种茶专著唐代陆羽撰述的《茶经》,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专著。《茶经》已被译成10几国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最早引入中国茶叶的国家公元805年,日本最澄禅师到我国浙江等地留学,把茶叶和种子带回日本。17世纪,茶叶传到欧洲,19世纪传到非洲。现在中国茶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成为传播友谊的纽带。

最早的咏茶诗据史载,西晋诗人张载“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人生苟安乐,兹士聊可娱”的诗,被称为第一首咏茶妙诗。

最早的茶话会据史书云:三国时吴国皇帝孙皓赐宴群臣必使之大醉。大臣韦曜酒量小,孙皓为照顾韦曜,便秘赐“以茶代酒”。后来,逐渐产生集体饮茶的茶宴,类似今天的“茶话会”。

感觉不错,赞哦! (0) 下次努力,加油!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1.需要文学常识,生僻成语以及名篇名句背诵 1、“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2、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牙口好,胃口就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短短的一句广告词,让全国观众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看起来憨厚善良、风趣幽默的李嘉存。准确地说,相声应该是李嘉存的专...
学篆刻怎么入门? 您好,分享几本我看过而且觉得不错的书,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篆刻艺术》 刘江 浙江美术出版社 2. 《篆刻五十讲》 吴颐人 上海书店出版社 3. 《...
推荐阅读
  • 研究甲骨文有何重要意义 2022-07-15
  • 行书有哪些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 2022-06-16
  • 我国书法中的魏碑体,其特点是什么? 2022-06-24
  • 我国古籍装帧形式的演进?有何优缺点 2022-07-19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