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历史的转折三部曲?
1、黎平会议改变了红军长征的路线
1934年12月14日,红军攻占贵州黎平。
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黎平召开,继续讨论中央红军进入贵州后的进军方向问题。
李德仍主张将红军折入黔东,然后北上湘西。
毛泽东坚持主张到川黔边建立川黔根据地。
双方争论十分激烈,主持会议的周恩来断然决定采纳毛泽东的主张。
王稼祥、张闻天也赞同毛泽东的意见,同意中央红军由黎平西进,渡乌江而深入贵州,放弃北去湘西的原定计划。
于是,会议根据多数人的意见,作出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决定红军向遵义西北前进,建立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新的根据地。
黎平会议后,12月19日,中央军委立即作出了中央红军转向西进的行动部署,向遵义地区进发。
黎平会议改变了红军长征原定的路线,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重要一页,历史上称之为“黎平转兵”。
2、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遵义会议是红军长征中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
我们党对在党内占统治地位长达4年之久的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纠正乃至对整个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以这次会议为开端的。
党开始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和党内的重大问题,在政治上走向成熟,是以这次会议为标志的。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是从这次会议开始逐步形成的。
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时指出的:“遵义会议是一个关键,对中国革命的影响非常之大。”
3、遵义会议是红军长征中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我们党对在党内占统治地位长达4年之久的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纠正乃至对整个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以这次会议为开端的。党开始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和党内的重大问题,在政治上走向成熟,是以这次会议为标志的。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是从这次会议开始逐步形成的。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时指出的:“遵义会议是一个关键。"
-
匿名2023-09-08 01:40:02震撼人心。
-
匿名2023-08-30 05:46:01没有任何冗长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