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国学  >  历史文献  >

光绪朝的静盧是谁?

时间:2022-10-17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卢士杰(?—1888),字子英,号艺圃,河南光州(今潢川)人,咸丰三年(1853)进士,散馆授编修,迁至福建盐法道。光绪四年,迁福建按察使。五年,升福建布政使,又任江宁布政使、安徽布政使。十年,署安徽巡抚。十一年,调江西布政使。十二年,署漕运总督,督修徐淮河工,以劳卒官

苏州园林以时间轴的发展史?

从时间轴上看苏州园林的发展历史:

晋室南迁以后开始见造园的记载,至唐代数量依然不多;

五代时期,吴越地区战争破坏较少,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钱镠父子占据杭 州,大治城郭,苏州是其重要的据点,贵族官僚的造园活动兴极一时。

宋朝时期,临安(杭州),吴兴是贵族官僚聚居的地方,苏州的各种园林别墅不断兴建(沧浪亭)

明清时期: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是私家园林的集中地,苏州造园风气达到高潮 (留园,西园,拙政园,艺圃 etc.)

太平天国后:一批富豪官僚来到苏州,大造第宅园林,再次出现园林高潮。

1884年谁接任船政大臣?

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任职最长)

沈葆桢(1820-1879),道光进士,林则徐之婿。字幼丹,又字翰宇,福建侯官(今福州)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升监察御史。咸丰五年(1855),沈葆桢出任江西九江知府,第二年,又署广信知府(今上饶市)。太平天国起义时因保全了广信,不仅名闻天下,而且摺升为广饶九南道道台。咸丰十年(1860),授吉赣南道道台,沈以父母年老而婉辞,曾国藩很是赏识。咸丰十一年(1861),曾国藩委以重用,不久出任江西巡抚。1867年接替左宗棠任福建船政大臣,主办福州船政局,建船坞及机器厂,创办求是堂艺局(又称船政学堂),又创办艺圃。之后,造成船舰20艘,分布各海口。

同治十三年(1874),日本发动侵台战争。沈葆桢临危受命,以钦差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的身份,驰赴台湾布防设守。他认为台湾孤悬海外,七省以为门户,久为他族所垂涎,“今虽外患暂平,旁人仍眈眈相视,未雨绸缪之计,正在斯时”。因此,他利用办理日军侵台的善后事宜为契机,对台湾的行政区划进行重新规划,增为二府、八县、四厅,在防备薄弱的台岛南端琅峤增设恒春县,归台湾府管辖。他还上疏清廷,建议仿江苏巡抚分驻苏州之例,移福建巡抚驻扎台湾。沈葆桢以非凡的魄力,倡导台湾的近代化之路,在台湾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局面,为日后台湾正式建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光绪元年(1875),沈葆桢撤军内渡,同年奉旨进京,升任江西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督办南洋海防,扩充南洋水师,并参与经营轮船招商局,派船政学堂学生赴英法留学。光绪五年(1879)十一月病逝。清政府给他赠太子太保,入祀贤良祠,并准在江西及各立功省分建专祠祭奠,谥文肃公。

裴荫森是清代第八位船政大臣,也是最后一任专职船政大臣,任期从1884年十二月到1890年四月,约6年,仅次于首任船政大臣沈葆桢。继他之后,船政大臣均为兼职。

苏州城市代表图?

苏州的城市标志是苏州园林。截至2019年末,苏州有5A级景区6家(11个点)、4A级景区35家、五星级饭店28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4处,现有保存完好的古典园林73处,其中拙政园和留园列入中国四大名园,并同网师园、环秀山庄与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等9个古典园林,分别于1997年12月和2000年11 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顾辟疆所建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

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16-18世纪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苏州因此素有“人间天堂 ”的美誉。

苏州现有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沧浪亭、环秀山庄、艺圃、耦园、网师园、退思园等九座园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城区另有怡园、五峰园、惠荫园等73处园林遗存。


感觉不错,赞哦! (0) 下次努力,加油!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1.需要文学常识,生僻成语以及名篇名句背诵 1、“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2、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牙口好,胃口就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短短的一句广告词,让全国观众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看起来憨厚善良、风趣幽默的李嘉存。准确地说,相声应该是李嘉存的专...
学篆刻怎么入门? 您好,分享几本我看过而且觉得不错的书,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篆刻艺术》 刘江 浙江美术出版社 2. 《篆刻五十讲》 吴颐人 上海书店出版社 3. 《...
推荐阅读
  • 研究甲骨文有何重要意义 2022-07-15
  • 行书有哪些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 2022-06-16
  • 我国书法中的魏碑体,其特点是什么? 2022-06-24
  • 我国古籍装帧形式的演进?有何优缺点 2022-07-19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