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笙节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节日?
时间:2022-10-16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芦笙节是苗族地区最普遍的节日,约在农历9月27日举行,为期一周。
相传,芦笙管是诸葛亮教苗族人民做的,所以他们又把芦笙管叫做孔明管。据文献记载,早在唐代,西南地区就广泛流行吹芦笙了,芦笙节具有悠久的历史。
芦笙节的来历?
芦笙节,是苗族地区最普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芦笙节一般以坡会的名称命名的多(如十三坡、古龙坡)。各地芦笙节的时间不尽相同,原因是有的来源于古理古规的吉日,有的来源于庆丰收,有的来源于神话传说。
芦笙是哪个民族的符号和标志?
芦笙是西南地区苗、瑶、侗等的符号和标志。在贵州各地少数民族居住的村寨,素有“芦笙之乡”、“歌舞之乡”的称誉。芦笙,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古老乐器之一。芦笙,是文山苗族的主要乐器之一,是苗族文化的符号和象征。
芦笙吹奏,都要配合舞蹈,边吹边舞。不过根据各地区习俗的不同,芦笙的演奏也有所差异。贵州黔东南苗族地区的"踩芦笙",规模宏伟,芦笙高大,芦笙队伍演奏的芦笙,音乐丰富,乐声雄厚,气势磅礴,动人心魄。
芦笙,是文山苗族的主要乐器之一,是苗族文化的符号和象征,是表达苗族人民思想感情的纽带,是苗族人民奋进向上的精神支柱。
苗族芦笙会
请问芦笙来自西域吗?来自西域的民族乐器有哪些?
芦笙不是来自西域。芦笙,为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 发源于中原,后传入少数民族地区,其前身为竽。
来自西域的民族乐器有:龙首月琴(近代,内蒙古博物馆藏),弹拨乐器,自两晋时在民间流传托布秀尔——四弦胡琴(清代,内蒙古博物馆藏),弹拨乐器,主要流传于新疆阿尔泰地区和蒙古国西部的蒙古人中,共鸣箱有圆形和方形。彩绘十字金刚八宝文马头琴(清代,内蒙古博物馆藏),内蒙古传统的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之一。常用与内蒙古传统说唱艺术“好来宝”的音乐伴唱。
共 0 条评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