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必读书
1、《四书五经》
《万历十五年》里讲明代皇帝必需要在侍讲指导下学习四书五经,定期办经筵。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作品。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作品。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2、《圣祖训》
清代规定皇帝每天早起后用膳前先读一个小时康熙写的《圣祖训》。
3、《贞观政要》
记载唐太宗一朝政治经验的《贞观政要》一直很受有志作为的帝王们推崇,属于案头读物。《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咨于治道,也属此类。
4、《千字文》
南北朝时梁武帝要求周兴嗣使用他摘取的一千个王羲之写的字编成一篇文章,用以教育皇子,周兴嗣第二天呈上了《千字文》。《千字文》内含一千个常用汉字,对仗工整、朗朗上口,可以同时练习识字、音律、对仗及书法。物。《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咨于治道,也属此类。
4、《千字文》
南北朝时梁武帝要求周兴嗣使用他摘取的一千个王羲之写的字编成一篇文章,用以教育皇子,周兴嗣第二天呈上了《千字文》。《千字文》内含一千个常用汉字,对仗工整、朗朗上口,可以同时练习识字、音律、对仗及书法。
5、《群书治要》
《群书治要》是唐初,唐王李世民任命魏征,于世南,褚遂良等人,收集六经,四史,哲学家和各大权谋学说的精华部分。这本书是“上始五帝,下迄晋年”,能够“偃武修文”、“治国安邦”。本书是尧舜禹至唐初这段时间,所有智慧和权谋的精髓所在。
6、《资治通鉴》
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从公元前403年写到公元959年,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明清皇帝成年后一般都看《资治通鉴》,清朝皇子用满汉两种文字启蒙,满族比较浅,就是认认字,汉学一般要读四书五经。清朝皇帝一般都学养很好,康熙涉猎比较广泛,宗教、军事、科技、数学等都看,典型的包括《金刚经》《老子》《孙子兵法》《齐民要术》《史记》《全唐诗》《论衡》等,雍正崇尚法家,笃信佛教,他读的书比较务实,荀子和韩非的书他都读,晚年雍正心虑黄河水患,读了很多水利方面的书籍。做皇帝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