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书法对清代书风有什么影响
时间:2022-08-16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王铎可以说是明末清初书法革新的中坚人物,他自幼学习书法,从王羲之的《圣教序》入手,在此基础上学习王羲之、米芾、李北海,博采众长,尤其对于二王一路书法情有独钟。
由于王铎供职于翰林院,能够有机会看到内府收藏的各种珍贵的古代书画墨迹,比如《淳化阁帖》,还能看到大量的宋代和元代的书画真迹,同时他常年累月的学习研究,对于二王一路的书法可以说能否做到“如灯取影,不失分毫”的地步。后来他又以米芾书法为切入点,“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最终在书法上有所成就。
他最引人瞩目的是他的行草书,写出了大量的巨幅的佳作,以抒发自己强烈的内心的个性,在章法上大胆的创新,善于书写长条作品,字外空间动荡起伏,字形结构变化多端,出现了强烈的笔画的粗细和字体大小的对比,具有强烈的自由和叛逆的色彩。
另外他在用墨上也大胆的创新,善意使用“涨墨法”,增强了整幅作品的块面的对比,是书法作品的视觉冲击力更加震撼。
由于他大胆潇洒的用笔加上他又是一位高产的书法家,被人称为“神笔王铎”,其书法对于当今书法依然有着很大的影响。
欣赏一下他的大作:
王铎的出现,对扭转当时柔媚的书风状况,至关重要。
他所处的年代,是赵孟頫、董其昌书风笼罩的时期,尤其是董派盛行,崇尚柔媚,而少奋发为雄的气概。
以王铎为代表的书法,力反时流,以激越振荡的才情,雄强豪迈的风格,标新立异,展开了复兴书坛的运动。
他提倡取法高古,注重不仅要宗晋,还要上溯高古,参合篆隶笔法,强其筋骨,增其朴厚气息,完全与当时的董派帖学分庭抗礼。
他主张不仅要学帖,还要学碑,两者融合,才能高古。
此外,他用墨的多样化,也为中国书法开辟了一条新的领域。其创造的涨墨化影响深远。
共 0 条评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