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国学  >  历史文献  >

楷体书法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时间:2022-06-07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汉代三百余年间,书法由篆变隶分,由隶分变为章草、真书(即楷书)、行书。隶书的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中孕育着真书。而真书的定型是在魏晋二百年间,在此时期,产生了真书美的典范,此后朝代,学书者莫不宗法“钟王”。
“钟王”之钟繇,三国魏颍川人,相传书写楷书第一人。代表小楷作品《宣示表》、《荐季直表》。
其后南北朝时期,产生了由汉代隶书向唐代楷书过度书法——魏碑。魏碑,是北魏以及与北魏书风相近的南北朝碑志石刻书法的泛称,是楷书的一种。此种书体,直接影响到唐代初期楷书书风的形成。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达到了中国封建文化的最高峰,历史上著名的楷书四大家其中三位出自唐朝。

其上,属个人总结,如言语疏漏,见谅。

汗一个。。百度百科中有你有所要的答案吧。。。

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哪一种是起源?

隶书

隶书是其他三种书体的起源。隶书起源于战国。传说程邈作隶,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隶书的草写是章草,章草又进化为今草。至于楷书,汉末三国时期,雏形已备。晋代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楷书,行书。

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分“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隶书相传为秦末程邈在狱中所整理,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曲为直。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向笔划,更便于书写。“隶人”不是囚犯,而指“胥吏”,即掌管文书的小官吏,所以在古代隶书被叫做“佐书”。书体同时派生出草书、楷书、行书各书体,为艺术奠定基础。

感觉不错,赞哦! (1) 下次努力,加油!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1.需要文学常识,生僻成语以及名篇名句背诵 1、“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2、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牙口好,胃口就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短短的一句广告词,让全国观众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看起来憨厚善良、风趣幽默的李嘉存。准确地说,相声应该是李嘉存的专...
学篆刻怎么入门? 您好,分享几本我看过而且觉得不错的书,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篆刻艺术》 刘江 浙江美术出版社 2. 《篆刻五十讲》 吴颐人 上海书店出版社 3. 《...
推荐阅读
  • 研究甲骨文有何重要意义 2022-07-15
  • 行书有哪些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 2022-06-16
  • 我国书法中的魏碑体,其特点是什么? 2022-06-24
  • 我国古籍装帧形式的演进?有何优缺点 2022-07-19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