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国学  >  历史文献  >

古代工匠刻碑时,怎样保证碑上的字划和写手的笔迹完全吻合?

时间:2022-06-06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古代刻碑,有两种方法。

一是书丹,即书法家直接将字写在石上,工匠按字形来刻制。

二是双钩。即工匠按书法家写在纸上的字形状,将之描于石上,再去刻制。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刻碑工匠并不是书法家,有些甚至不识字,所以并不能保证每通碑均能与书家原件一样。

我想,这也是碑刻以正书居多的原因,毕竟,行书和草书中的飞白、枯笔等更难在碑上反应出来。

所以,临碑是件值得讲究的事,一是要选择经典碑刻,不要轻易学习未经专家肯定的碑刻。

二是学碑一定要以墨迹作参考。毕竟经过刀斧后笔意已失,而墨迹更能见笔法。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关于古代碑刻的刻字方式,其实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方法。

1.书丹上石

古人在石头上写字的时间,要远远早于在纸上写字的时间。早在秦朝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在石碑上刻字的技术就很成熟了。当然,那时没有纸,人们也不可能先在纸上书写,再刻到石头上。当时的人们习惯在竹简木简上书写,要在石头上刻字时,直接将字写在石头上,然后根据轮廓刻下来就行。当然,这时一般是用红色染料(一般是朱砂)来书写,所以叫“书丹”。

曹操的观沧海中有一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诗中的碣石,其实就是当时用来刻字的大石头,比后世的石碑更粗糙简陋,一般是一块圆形或椭圆形的大石墩。

这种直接写在石头上刻的方法叫“书丹上石”,好处是在刻字的时候能够最大程度保留书写的真迹。在后世也经常被一些人采用,例如欧阳询就用过这种方法。

2.蓝本拓刻

东汉之后的书法家们,喜欢在宣纸上书写,但是纸毕竟不适合长久保存,也不能宣示众人。人们还是需要将经典作品刻于石碑上。加上当时一些圣旨以及名人写序也都需要刻于石碑。于是,蓝本拓刻的技术就产生了。

这种方法说起来其实也挺简单,就是费些功夫。因为经典作品的原件需要保存,一般是先在原件上蒙一张透明度高的纸,拿细小的毛笔描出原作轮廓制作一张复印件,之后将复印件贴在石头上,按照轮廓刻出字。

由于经过了两道中间工序,这种方法很难与原作保持百分之百的一致。不过,好的工匠95%以上的相似度肯定能保证。

3.无本直刻

我们会在一些景区,看到古代留下的摩崖石刻。像这些石刻,有一部分是不事先书写,直接在心里打腹稿,然后用刻刀刻出来的。这种方式,只有高手才能做到。

还有一种高手,在刻字时虽然也用到蓝本,但是他不需要把复印件贴在石头上,也不需要事先写在石头上。而是在每个字的位置画上九宫格,然后采用九宫格和拆分法,把真迹刻到石头上。这也是一种很高明的方法。

我是凡尘往事,喜欢我的回答请点击关注,每日奉献更多精彩原创!

感觉不错,赞哦! (0) 下次努力,加油!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1.需要文学常识,生僻成语以及名篇名句背诵 1、“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2、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牙口好,胃口就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短短的一句广告词,让全国观众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看起来憨厚善良、风趣幽默的李嘉存。准确地说,相声应该是李嘉存的专...
学篆刻怎么入门? 您好,分享几本我看过而且觉得不错的书,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篆刻艺术》 刘江 浙江美术出版社 2. 《篆刻五十讲》 吴颐人 上海书店出版社 3. 《...
推荐阅读
  • 研究甲骨文有何重要意义 2022-07-15
  • 行书有哪些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 2022-06-16
  • 我国书法中的魏碑体,其特点是什么? 2022-06-24
  • 我国古籍装帧形式的演进?有何优缺点 2022-07-19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