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文是世界六大古文字之一,我们怎样传承和发展彝文?
时间:2022-06-06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目前发现的古彝文距今有8000年至1万年。有关专家研究表明,古彝文可以与中国甲骨文、苏美尔文、埃及文、玛雅文、哈拉般文相并列,是世界六大古文字之一,而且可以代表着世界文字的一个重要起源。但由于多种原因,现在贵州能识别彝文的彝族老人越来越少,认识古彝文的彝族老人因为不认识汉文,对古老彝文典籍翻译不出来,古彝文研究队伍严重匮乏。(以上这些是传说)
毕阿诗拉祖造字说。四川彝族人多奉此说,许多到四川考察彝族文化的人都搜集到这传说,但具体细节有差别。
彝文字笔画简单,独体字占80%以上。
不是彝族,外行。路过。
有人认为彝族的古彝文是现如今唯一“活着”的古文字,你怎么看?为什么它的推广普及难度较大?
是不是“唯一”我不知道,但古彝文确实还活着,而且还在广泛使用。
目前古彝文使用最广泛的地区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这也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共有彝族人口近三百万!由于聚居区彝族群众几乎占了100%,这里庞大地区和人口的第一语言就是彝语。
古彝文的载体主要是彝族各类经文,使用者主要是彝族文化的传承者“毕摩”。使用场合主要是进行祭祀和节庆、婚丧等。
毕摩属于世袭,在彝族聚居区有崇高地位。为什么古彝文的普及难呢?原因很多,但一大主因是古彝文枝系太多。出于门户之见,毕摩在传承的时候,为避免被别人学去,往往会把关键地方进行改变,只有自己一系能够知晓,也就是生造字。这就造成了各家毕摩传承的文字不尽相同。
但古彝文的古老传承,已经成为一大奇迹。往前倒推,能够传承和使用这么久,也许也不乏“自珍”之功,这之间的功过,就很难说得清了。
目前全国通用的规范彝文,是凉山州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整理规范,并由国务院批准发布的。
共 0 条评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