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国学  >  历史文献  >

唐代书法笔法的核心是什么?

时间:2022-06-03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大唐笔法,分早、中、晚三个时期。

简而言之:严、宽、正可概括为其核心!

短短四十来年的隋朝,在书史上完成了南北融合的使命,并成为唐代书法桥梁。至唐代,不仅继承了前人辉煌成就、完成楷书真正定型,又将这一书艺推向了流派纷呈、严谨多样的大唐法则。

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无疑是这一领域的开拓者和确立者,是集中的笔法核心。

其中早期,楷法精绝、用笔最劲险雄强者,莫过于欧阳询。字形峭拔,喜相背之意,势外拓,用笔万圆互辅,收笔存隶意;自创新意、风格显名、给人以猛锐长驱之感,世称“欧体”。

中期,颜真卿一变古法,楷书雄秀端庄,天骨洞开,方中见圆,正而不拘,庄而不险,雄强茂密,具有向心力,善用中锋,精力内含。尽显盛唐气象。

晚期柳公权,极变右军,出于颜,然变内擫为外棱,书极劲健,谨端正平,为世之楷模。

至此三人,尽括唐之笔法精要也!

[临池管窥]欢迎关注!

唐代有楷书这种说法吗?楷书这个说法是什么时候才固定下来的?

楷书形成于魏晋南北朝,由隶书演化而来,但当时不叫楷书,而称为正书、真书,在书评中称真书为主。唐代孙过庭《书谱》中提到“通楷则”,宋代黄庭坚《论书》也提到“楷法”,但都不是指书体,而是指书的规范而言。明代书家项穆论书时提到“真则端楷为本,作者不易速工”,这是本人所见最早把真书与楷的特性联系在一起的评语。而真正较多地称真书为楷体的,最晚是从清代晚期开始及今才普遍称真为楷。比如包世臣和康有为在评《张猛龙碑》时都用了楷则的称谓;何绍基在评《张黑女墓志》时更称“…化篆分入楷”;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也屡次从书体角度讲到楷法和流变。本人所知有限,也或有更早论及楷体。 谢邀!

感觉不错,赞哦! (0) 下次努力,加油!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1.需要文学常识,生僻成语以及名篇名句背诵 1、“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2、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牙口好,胃口就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短短的一句广告词,让全国观众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看起来憨厚善良、风趣幽默的李嘉存。准确地说,相声应该是李嘉存的专...
学篆刻怎么入门? 您好,分享几本我看过而且觉得不错的书,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篆刻艺术》 刘江 浙江美术出版社 2. 《篆刻五十讲》 吴颐人 上海书店出版社 3. 《...
推荐阅读
  • 研究甲骨文有何重要意义 2022-07-15
  • 行书有哪些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 2022-06-16
  • 我国书法中的魏碑体,其特点是什么? 2022-06-24
  • 我国古籍装帧形式的演进?有何优缺点 2022-07-19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