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书法史主要分为哪两个时期各有什么特征
时间:2022-06-02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中国古代书法史主要分为【秦朝】以前为【发展期】,也就是从【甲骨文】发展到【小篆】这个时期,历经近三千年。【秦朝】以后为【成熟期】也就是从【隶书】发展到【楷书】,有一千年左右,【发展期】是以信息交流为主要功能,【成熟期】是对【艺术效果】的追求.。
补充一点;【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之前,是【造字】的时期,【字】的【创造】已经【饱和】影响了【信息交流】的功能,【焚书坑儒】之后,【秦始皇】统一了【文字】,【造字】 停止,才向【书法艺术】的方向发展。
自创六分半书的清代书法家是谁
六分半书,清代郑燮(郑板桥)书法的别称,人称“板桥体”。他以隶书笔法形体掺入行楷,又时以兰竹面笔出之,自成面目。
此书体介于楷隶之间,而隶多于楷,隶书又称“八分”,因此郑燮谑称自己所创非隶非楷的书体为“六分半书”。郑板桥别具一格的新书体,开创了书法历史的先河。郑燮诗书画兼擅,时人称为三绝。他的书法自成一格他自己则戏称为“六分半书”。并且解释说:“板桥既无涪翁之劲拔,又鄙松雪之滑熟,徒矜奇异,创为真隶相参之法,而杂之以行草。”从他所创作的书法作品来看,所谓“真隶相参之法”,实际上就是将隶书参入到行楷之中,同时又用写行草的运笔之势来写,至于说是哪“六分”,哪“半分”,其余“三分半”在何处,都是不可拘泥地去理解的。
共 0 条评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