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碑学"兴起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时间:2022-05-31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从古到今的书法人都尊崇王羲之为书圣!
我想历朝历代的书法人学习书法都离不开王羲之书法!那么,为什么有些朝代明知道王羲之的书法是最顶尖的书法不去推崇,转而推崇其他的东西呢?
难道王羲之的法帖书法人看不到?如果看不到为什么还能流传呢?我还有一个疑问是,王羲之之后还有颜柳欧赵,同样是书法界顶级的存在,王羲之学不到,这些大家的书法也学不到?
不是学不到!我认为是学不成,非但王羲之学不成,颜柳欧赵也学难成!是无论如何连个样子都学不成!与其写王羲之,这颜柳欧赵被人耻笑,不去另辟蹊径!所以苏轼有他书随他意!你意是什么?我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你不必把我的字与魏晋书法比较!比较就坏了!怎么坏了?不行呗!不是一般的不行,就远远的不行!
至于什么引碑去贴,更是宋都摸不到边的人提出的谬论!你让他写宋试试?是的!古人已死,无从作证!所以我是无稽之谈!是吗?我说不是,还有无数抱着引碑入帖不放的徒子徒孙呢?他们可以来吗?你们不服帖学吗?别写王羲之,那是难为你,写一写颜柳欧赵可以吗?不能啊?那就闭嘴吧!
清代碑学兴起和书论家康有为有关,他撰写的《广艺舟双楫》提出尊碑″学说。竭力推崇倡导汉魏六朝碑学,对碑学″兴起有很大影响。
为什么康有为提出尊碑″学说?
满清科举考试严格严求以帖学小楷取士,其标准特点为乌、方、光″。造成了书法艺术的结壳″,无生气,僵化。千人一面,严重阻碍了书法艺术个性创新发展。成了科举制度下的附属品。牺牲品。
碑学的兴起,是清代书法艺术的重大转折。回归了书法艺术讲究继承贵创新之路。碑学″的厚重雄强之风,为晚清书坛带来新的活力,使书风有了丰富多样变化,增添了新的魅力。
(上图为大吉山买地摩崖,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共 0 条评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