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国学  >  历史文献  >

清初“碑学"兴起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时间:2022-05-31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从古到今的书法人都尊崇王羲之为书圣!

我想历朝历代的书法人学习书法都离不开王羲之书法!那么,为什么有些朝代明知道王羲之的书法是最顶尖的书法不去推崇,转而推崇其他的东西呢?

难道王羲之的法帖书法人看不到?如果看不到为什么还能流传呢?我还有一个疑问是,王羲之之后还有颜柳欧赵,同样是书法界顶级的存在,王羲之学不到,这些大家的书法也学不到?

不是学不到!我认为是学不成,非但王羲之学不成,颜柳欧赵也学难成!是无论如何连个样子都学不成!与其写王羲之,这颜柳欧赵被人耻笑,不去另辟蹊径!所以苏轼有他书随他意!你意是什么?我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你不必把我的字与魏晋书法比较!比较就坏了!怎么坏了?不行呗!不是一般的不行,就远远的不行!

至于什么引碑去贴,更是宋都摸不到边的人提出的谬论!你让他写宋试试?是的!古人已死,无从作证!所以我是无稽之谈!是吗?我说不是,还有无数抱着引碑入帖不放的徒子徒孙呢?他们可以来吗?你们不服帖学吗?别写王羲之,那是难为你,写一写颜柳欧赵可以吗?不能啊?那就闭嘴吧!

清代碑学兴起和书论家康有为有关,他撰写的《广艺舟双楫》提出尊碑″学说。竭力推崇倡导汉魏六朝碑学,对碑学″兴起有很大影响。

为什么康有为提出尊碑″学说?

满清科举考试严格严求以帖学小楷取士,其标准特点为乌、方、光″。造成了书法艺术的结壳″,无生气,僵化。千人一面,严重阻碍了书法艺术个性创新发展。成了科举制度下的附属品。牺牲品。

碑学的兴起,是清代书法艺术的重大转折。回归了书法艺术讲究继承贵创新之路。碑学″的厚重雄强之风,为晚清书坛带来新的活力,使书风有了丰富多样变化,增添了新的魅力。

(上图为大吉山买地摩崖,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感觉不错,赞哦! (0) 下次努力,加油!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1.需要文学常识,生僻成语以及名篇名句背诵 1、“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2、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
说吃嘛嘛香的人叫什么 “牙口好,胃口就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短短的一句广告词,让全国观众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看起来憨厚善良、风趣幽默的李嘉存。准确地说,相声应该是李嘉存的专...
学篆刻怎么入门? 您好,分享几本我看过而且觉得不错的书,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篆刻艺术》 刘江 浙江美术出版社 2. 《篆刻五十讲》 吴颐人 上海书店出版社 3. 《...
推荐阅读
  • 研究甲骨文有何重要意义 2022-07-15
  • 行书有哪些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 2022-06-16
  • 我国书法中的魏碑体,其特点是什么? 2022-06-24
  • 我国古籍装帧形式的演进?有何优缺点 2022-07-19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