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篆最早写在什么地方?
谢邀:小篆起源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量度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Zhou)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它六国的异体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形式。
小篆文字书写,秦朝最早写在主要地方:
竹简或木牍上,这是当时的文字体制。
练书法,是不是先练篆书比较好呢?
篆书虽然在当今除各类印章和特殊情况下使用外,巳经是不太实用的一类书体,但是作为对学书法的朋友来说,我认为先从篆书开始练很有必要。
笔者在几年前也临过王福庵《说文首部》一段时间,总体感觉他的帖子比较容易上手,也为我后来练行草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确实是受益匪浅,现将我练的一首“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篆书供大家参考,不足之处,请多提宝贵意见。
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为什么要练篆书以及注意事项:
01篆书是学好楷、隶、行、草书的基础
明末清初时期的书法家傅山说:“楷书不知篆隶之变,任写到妙境,终是俗格。”
从书法史来看,楷书又是从篆隶演变而来的。
在所有的书体里面只有篆书是改变线条本身质量的书体,而线条又是书法的核心,所以练好篆书是为今后学好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图是篆书的线条与笔顺范例
02临帖是学好箓体的重要方式
要学好篆体就先要临帖,笔者建议初学者应选择王福庵的《说文部首》。
这个帖子是他的典型代表作之一,用笔纯净单一,提按、起止、转折圆润浑厚,结体均衡准确,篆法规矩又不失灵动,反映了他在小篆把握上的成熟和表现上的水准(见下图)。
03选好工具是练好篆书的必备条件
首先强调,工具很重要。
毛笔笔锋不能太短,太短会是毛笔蓄墨少,笔要有一点弹性,如果选择羊毫笔转笔和藏锋困难。
不要把墨汁兑得很稀,太稀容易造成洇墨。
用半生熟的宣纸写,如果采用熟宣去写铁线篆容易造成线条呆滞。
以上是笔者对“练书法,是不是先练篆书比较好呢?”谈的一点粗浅看法,友书们有什么好的建议是否可以一起分享呢?
应该根据自己的爱好与文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