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的书法理想“晋人格”是什么,如何临学王献之“一笔书”?
米芾书法理想的晋人格是:平淡天真,高古自然。他认为晋人格最高的一位是谢安。
(谢安书谢万帖)
谢安东晋名士、政治家。米芾称赞他的书法山林妙寄,岩廊英举,不繇不羲,自发淡古。″
(谢安中郎帖)
晋人格″出自米芾《论草书》:草书若不入晋人格辙,徒成下品,张颠俗子,变乱古法,惊诸凡夫,自有识者。怀素少加平淡,稍到天成,而时代压之,不能高古。高闲而下,但可悬之酒肆,光犹可憎恶也。″这则书论米芾写有关于晋人格定义的几个关键词:平淡、天成、高古。
(米芾书复官帖)
当然,晋人尚韵还讲究洒脱飘逸的风度、个性率真的情趣,超然物外的精神。
(米芾书复官帖)
在米芾书法作品中,对二王用笔、结构、章法都有借鉴,有飘逸萧朗风气,有晋人格。
他为了得二王笔意,用功尤深。《宋史》上称他妙于翰墨,沉着飞翥,得王献之笔意,尤工临移,至乱真,不可辨。″
米芾书《复官帖》写于1104年五月。作品文后有米友仁、郭天锡、成亲王等人的题跋。
(米芾书复官帖)
这件作品章法横无行、纵无列,行轴线自然摆动,字组的疏密轻中有变化,不正中求正,无法中求法,无序中求序。对立矛盾中求和谐。用墨枯湿浓淡变化自然。字的造型左摇右摆,大小错落,一任自然。
(米芾书复官帖)
如何临学王献之一笔书?
王献之《中秋帖》,明董其昌跋云:大令此帖,米老以为天下第一。″临此帖时注意:虽线条提按动作变化不大。但笔势连绵,行气贯通。用笔中锋侧锋兼用。写时突出速度感。一气呵成。有雄强豪迈之气。
(王献之书中秋帖)
释文: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
(王献之书中秋帖)
晋人书法其书风飘逸,运笔有一定的特点,是按毛笔结构来运笔,入筆优美,回峰无做作。尤其是兰亭集序的每一个字,以笔峰顺应,手感好把握,字以露峰入笔为多,连笔畅快,当然不是所有晋人书法都好。这就是书法之真性,名曰真书。
米芾的字就是入笔随意,而頗具美感,有八面出锋之谈,八面出锋是运腕灵活,任何方向都可入峰,可出锋,出其不意。是毛筆在纸上的动感强,结体美观大方,这就是晋人风格的升级,至于一笔书,我暂不提倡,把握不好则乱,笔断而意连才是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