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英章视频中满口的土话,诸如“扛肩”、“抖笔”之类的,是不是他不知道书法笔法名称?
抗肩,抖笔本身就是行话,说土话的人才是真正的外行人,现在对田英章的贬低完全属于歪风邪气,不是正能量,不是出于公心。试问,当代写楷书有几个能比二田好的?包括整天盯着二田批判、诽谤的人能拿出几个超越二田的写字人吗?谁的好就认可谁,不要带着私心私人感情评判,不拘一格选人才,有吗?我随是个普通百姓,也感觉没有必要天天在网上说三道四!
尽管田英章先生在书法界有很多争议,尤其是一些流行书风倡导者更是对其书法诟病有加。在这里,我也想发表一下我对田英章老师的认识和看法。先回答一下题中所及的问题:
在书法教学中用“土话”没有什么问题在古代,书法教学本身就是口传手授的过程,而“口传”就是要把古人话变成自己理解的语言来解释和传达,如果全部用古人的原话和文言文来照本宣科,还叫什么教学?比如,“永字八法”里的八个笔法,什么“磔”、什么“趯”,一般人很难理解,而变成“捺”和“钩”是不是就直观多了。
田英章老师在书法讲座视频中,的确经常用到“扛肩”、“抖笔”、“跪笔弹锋”这样的笔法词汇。“扛肩”就是说横画要左低右高,象一个肩膀扛着东西一样;“抖笔”其实就是一个调整笔锋的动作。但这样说,并不是土话,而是对于笔法的见解和表达,我感觉很直观、很容易理解,也许比那些“文绉绉”的说法更好。
但我不喜欢田老师“跪笔弹锋”这个词,总感觉是对笔的一种亵渎。田蕴章老师就从不说这个话。
田氏兄弟对于欧体楷书的发展和创新做出很大贡献不管怎样对田氏兄弟的书法诟病,但毋庸置疑,田蕴章、田英章二位老师的书法,尤其是楷书在我国书法界还是凤毛麟角,他们不仅传承了欧体书法,更重要的是在归纳总结欧阳询书法精要方面有独到之处,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欧体楷书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但是,田英章老师在书法商业化方面的确有值得商榷之处,他收徒弟的做派也令人不敢苟同。
相比之下,田蕴章老师的学识、文采、书法的全能方面更胜乃弟一筹。我开始学习时,就是看田蕴章老师的“每日一字、每日一题”入门的,一直敬重有加、感激有加!